English

读《弢翁藏书年谱》

2001-02-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来新夏 我有话说

藏书历来以江南为盛,藏书大家亦多居江浙。晚清四大藏书家唯聊城海源阁杨氏在北方。稍后有双鉴楼傅氏、木犀轩李氏及自庄严堪周氏,鼎立为三,称北地之雄,而主人又皆客籍,其聚书之艰难可见。傅沅叔先生与先师援庵先生为至交,我曾因援师之介得谒沅老一面。李氏则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读其木犀轩赠书而未获识荆。唯周叔?先生久居津门,时于公众场合一晤,而从未接谈;弢翁哲嗣一良先生为史学前辈,曾有所请益;掌珠与良为我读大学时同届校友,后又同事于南开大学;文孙启乾又曾就读南开大学历史系,我忝列师席,是我与周氏当有三代世谊。八十年代初,我掌南开大学图书馆馆务,得检读孝友堂周氏所赠书,深仰弢翁“得者宝之”的风范。旋又读冀淑英师姐所撰《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弢翁藏书题识》,遂获知弢翁藏书大概,而于其聚书之由、藏书之善、校书之精,则无缘知其一二。适当其时,天津图书馆李君国庆以其所著《弢翁藏书年谱》见赠,捧读之余,曷胜欣悦,既以见弢翁藏书生平,复喜国庆君以年谱之体,据原始资料编次其事,条理清晰,可谓善著述者也。

年谱一体,为传记之一种,与谱牒、年表、宗谱、传状相表里。当代学者多主年谱创始于宋,唐人集中年谱大都出于宋人之手。元明至清,沿用不衰,至清尤盛。以体裁论,有文谱、表谱、诗谱与图谱之分;以编制体例论,有通谱、专谱与合谱之别。专谱乃就谱主某一方面事业成就或某一时期活动为专门记述对象,如《杜工部诗谱》专记杜甫诗作,《可读书斋校书谱》专记钱泰吉校书活动,《高南阜先生研史年谱》专记高凤翰制砚刻砚活动,《苏溪渔隐读书谱》专记耿文光校书之法、读书之记、藏书之目。今李君国庆所著《弢翁藏书年谱》专记弢翁求书、藏书、校书等活动,与《苏溪渔隐读书谱》差近,颇合专谱之体,于研讨弢翁藏书大有参考价值,较一般通谱为有用。

李君国庆司典藏古籍之任有年,好学深思,勤于著述,前有《明代刻工姓名索引》之作,都八十余万字,录5700余人,并成不同渠道索引数种,合为一编,实为一具学术水平之工具书,为学者案头必备之书。不二年,今又成《弢翁藏书年谱》三十余万字,亦足见国庆君功力之深厚。当今时尚浮燥蹈虚,好作大言空论,而国庆君方当盛年,不慕荣利,甘于默默,穷年累月,翻检爬梳,治“为人”之学者,实属难能!

《弢翁藏书年谱》纪事始于民国元年,谱主二十二岁时,而不自出生年为始,盖以谱主于是年始校清光绪桐城徐氏重校刊本《惜抱轩文集》,为谱主与书共一生之起点。是书多方罗掘史源,凡谱主于藏书所作题识跋语,友朋函件及家书,谱主日记等原始资料,皆所涉及。全谱于记事之后,无不以注释形式采登相关资料。然国庆君并不止步于钞纂,而于征引之原始资料又加按语、小注,俾不识本事者有所借助,于引文疑难砉然而解。是书虽名为藏书年谱,实则为弢翁一生致力图籍之学谱,其求书之得失艰辛,藏书之考订鉴赏,校书之比勘正讹,在在非积学士不能为,而弢翁之学识亦于此具见。其中于版本学之识见,如论善本当具“五好”(版刻字体好、纸墨印刷好、题识好、收藏图籍好、装潢好)之说,尤称精到。称是书为治版本学者所不可或缺之案头书,诚非虚誉。弢翁既富藏书,兼长考订、校雠、收藏、赏鉴诸学,而尤可贵者端在保存祖国文化之久传不衰,故立意所藏不传之子孙而谋献之社会。其志早决于1942年元旦,弢翁即于是日手订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卷首附言中嘱家人称:“此编固不足与海内藏家相抗衡。然数十年精力所聚,实天下公物,不欲吾子孙私守之。四海澄清,宇内无事,应举赠国立图书馆,公之世人,是为善继吾志。”弢翁书德,固不可及,而弢翁藏书之学则已由国庆君为之概括称:“弢翁藏书既精且富,是为收藏家;鉴别既精且确,是为赏鉴家;校书既精且审,是为校雠家;出资刻书,是为出版家;访书为捐献,与一般藏家迥异,是为当代藏书大家。”斯言当为确评。

《弢翁藏书年谱》以年谱为主体,纪事详明,资料丰富,极具参考价值,而其附录诸件,亦非徒作陪衬。附录有四:一为书影资料,收录弢翁捐赠北京图书馆与天津图书馆的善本书影以及弢翁自刻古籍书影,多为宋元版刻,可借以见宋元等朝善本之面貌,而影刻诸善本书之举,正以见弢翁好古之心与流传珍善古籍之苦心;二为藏书印鉴及知见录,所刊为原印章原大朱色钤盖,共拓谱32方,所附知见录,著录编者所见,详著款式,均有裨考察图籍庋藏与流传之痕迹,惜于所拓藏章章下缺简要说明,如能注明藏章所在以及所钤何书,则尤便稽考;三为参考资料,胪列本书征引参考篇目27篇以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四为书名、人名索引,以检索谱文与附录中与弢翁有关之书名和人名。颇合当前著述之要求。有此四者,固不失国庆君治“为人”之学的本旨。

国庆君方当盛年,能沉浸典籍,寝馈故纸如斯者,洵为难得,所著一本实学,无阿世媚俗习气,尤为鲜见。若今之高冠荣衔者流,奔竞名利而难守素,徒有冗论而乏实学,视国庆君之所为,得不赧然?读国庆赠书既已,心有所感,爰缀千余言以回馈,聊作报李之酬,幸勿嗤其老悖,幸甚!幸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